英国SCI期刊《历史生物学》:四川盆地晚侏罗世巨棘龙的股骨病变

时间:2023-01-01 点击: 作者:三十里开外
英国SCI期刊《历史生物学》:四川盆地晚侏罗世巨棘龙(恐龙:剑龙目)的股骨病变

英国SCI期刊《历史生物学》:四川盆地晚侏罗世巨棘龙(恐龙:剑龙目)的股骨病变

据自贡恐龙博物馆:近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自贡恐龙博物馆课题小组成员郝宝鞘副研究馆员、叶勇研究馆员和彭光照研究馆员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行合作的科研论文:“Femoral osteopathy in Gigantspinosaurus sichuanensis (Dinosauria: Stegosauria)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Sichuan Basin, Southwestern China(四川盆地晚侏罗世巨棘龙(恐龙:剑龙目)的股骨病变)”在英国著名SCI期刊《Historical Biology》(《历史生物学》)上在线发表。

四川巨棘龙是自贡市沿滩区仲权乡出土的一具非常完整的剑龙骨架,其左右股骨保存完整,但左股骨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病理特征。2018年,自贡恐龙博物馆科研人员成功申报了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巨棘龙(剑龙类)股骨病变的能谱CT分析”(No. 183109),并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合作,利用医院先进的能谱CT仪对其股骨进行扫描和分析,开展恐龙骨病的研究。通过CT扫描和能谱数据分析发现:其骨骼力线弯曲,内部见多发囊样低密度影,正常区和病变区的能谱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通过与自贡发现的有骨折现象的和平永川龙(肉食性恐龙)肩胛骨进行对比和分析后,认为巨棘龙左股骨可能是因为某种骨病造成骨的应力不良,从而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本项研究是博物馆在恐龙化石研究方向和手段上的创新与突破。通过不损坏化石标本的方法,利用能谱数据来进行恐龙的病变研究,是古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的创新结合,为今后能谱CT仪等先进医学仪器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下一步,自贡恐龙博物馆还将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恐龙化石更好地研究与保护。

© 2022 智人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皖ICP备20002814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文章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 奇异湖 https://www.qiyih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皖ICP备20002814号 皖ICP备200028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128119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