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新近纪轭齿象化石阐明乳齿象类在东南亚的进化和扩散

时间:2023-01-06 点击: 作者:王牌首席

泰国的长鼻目化石地点 (邓涛供图)

泰国的长鼻目化石地点 (邓涛供图)

在塔昌发现的轭齿象上第三臼齿 (邓涛供图)

在塔昌发现的轭齿象上第三臼齿 (邓涛供图)

轭齿象在旧大陆的分布 (邓涛供图)

轭齿象在旧大陆的分布 (邓涛供图)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泰国那空叻差是玛省(Nakhon Ratchasima)的塔昌(Tha Chang)分布有一些采掘砂石的深坑,沉积剖面由泥岩、砂岩和砾岩组成,在其中发现有脊椎动物的化石,主要是哺乳动物,也有鳄鱼等爬行动物,其中以象化石的数量最大,时代从中中新世延续至早更新世。近日,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指导的泰国籍博士生董佳荣(Jaroon Duangkrayom)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刊物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在线发表了对塔昌地点晚中新世轭齿象(Zygolophodon)化石的研究成果,为阐明乳齿象类在南亚的进化和扩散提供了新的证据。

轭齿象属于长鼻目乳齿象科,在非洲发现于早、中中新世,在欧洲、南亚的巴基斯坦、中国的华中和华北发现于早中新世至晚中新世。此次描述的塔昌化石是轭齿象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记录,表明它在晚中新世才进入低纬度地区。乳齿象类最早在晚渐新世出现于非洲,然后在早中新世末期迁徙到欧洲,至中中新世已遍布欧亚大陆,并进入美洲大陆。

中中新世在巴基斯坦地区分布最广的长鼻类动物是乳齿象类的Zygolophodon metachinjiensis、板齿象类的Protanancus chinjiensis、豕脊齿象类的Choerolophodon corrugatus和嵌齿象类的Gomphotherium browni。前三种象在泰国的中中新世没有记录,说明泰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有显著的动物群差异。华北的中中新世地点则具有非常不同的动物群,以轭齿象、铲齿象以及嵌齿象的地方性种占统治地位。因此,在泰国发现的轭齿象化石可能代表了中、晚中新世长鼻类在南亚和东亚之间扩散的一个连接纽带。

此项研究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泰国那空叻差是玛皇家大学资助。

© 2022 智人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皖ICP备20002814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文章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 奇异湖 https://www.qiyih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皖ICP备20002814号 皖ICP备200028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128119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