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末期的物种灭绝导致大多数大体型脊椎动物的失去

时间:2023-01-08 点击: 作者:失重宇宙

在密西西比纪开始时(即在被称作 Hangenberg 事件的物种大灭绝刚刚发生之后),海洋由小型鱼类主导。

在密西西比纪开始时(即在被称作 Hangenberg 事件的物种大灭绝刚刚发生之后),海洋由小型鱼类主导。(Credit: Robert Nicholls

(智人网报道)据EurekAlert!: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与现在正在发生的物种大灭绝相似,泥盆纪末期的物种灭绝导致了大多数大体型脊椎动物的失去。这些结果证实了生物小型化效应(即在物种大灭绝后所发生的物种体型的暂时性缩小),该效应得到若干观察研究的支持,但它仍然存在争议。发生在3.59亿年前的泥盆纪物种大灭绝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之一,它导致了超过96%的物种丧失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重建。

为了更多地了解哪些物种逐渐死去或幸存下来,Lauren Sallan 和 Andrew Galimberti 为泥盆纪-密西西比纪脊椎动物组建了一个有1120个物种身体长度的数据库。他们发现,在导致物种大灭绝时,脊椎动物的体型会持续增加;而在灭绝事件后的时期中,脊椎动物的体型则持续在缩减。连同泥盆纪幸存物种世系的矮小化,在后来的3600万年中,演化的新型物种(如辐鳍鱼类及四足动物)中也发现了该体型缩小效应。

大型脊椎动物往往会有较低下的繁殖率及较长的寿命,这使得它们在短时期内做出适应性变化非常困难。因此,研究人员提出,小型脊椎动物的相对快速繁殖和较短的寿命是它们在物种大灭绝事件后成功的主要促成因素。

© 2022 智人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皖ICP备20002814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文章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 奇异湖 https://www.qiyih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皖ICP备20002814号 皖ICP备200028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128119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