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在远古时期的近亲是一群“夜猫子”

时间:2023-01-08 点击: 作者:佚名

哺乳动物在远古时期的近亲是一群“夜猫子”

哺乳动物在远古时期的近亲是一群“夜猫子”(智人网)

(智人网报道)据参考消息网: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哺乳动物进化出了在夜间活动的生活方式,以此作为与恐龙共存的一种方法。但新的研究发现,早在哺乳动物进行夜间活动的1亿年以前就已经存在这种行为方式了。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9月3日发布题为《哺乳动物在远古时期的近亲是一群“夜猫子”》的报道,报道称,背上长有帆状骨板的食肉动物异齿龙等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生活在距今3亿多年前。研究人员说,从它们的眼骨可以看出,至少其中一些动物当时已经在夜间活动了。

美国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的生物学家拉斯·施米茨是研究报告的合著者。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9月3日刊登了报告的详细内容。

哺乳动物是范围更大的群体单孔亚纲动物的组成部分。单孔亚纲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和所有与哺乳动物关系较近但已灭绝的物种。相比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类动物,这些灭绝的物种与现存的哺乳动物关系更近。研究人员说,最古老的单孔亚纲动物化石可追溯至3.15亿年前。而最早出现在化石记录中的哺乳动物生活在距今约2亿年前。

哺乳动物在远古时期的近亲是一群“夜猫子”

哺乳动物在远古时期的近亲是一群“夜猫子”(智人网)

为找出动物的夜行性最早是何时进化产生的,施米茨和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学者对美国和南非博物馆藏品中一些更为古老的单孔亚纲动物化石进行了研究。施米茨说:“我们试图着眼于可能与它们的夜视能力有关的那些骨头。”

更确切地说,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化石眼部微小的环状巩膜骨。这种骨头为他们了解相关动物眼睛的大小和形状提供了线索。

研究人员利用统计学技术对这些骨头进行了分析,把它们与现存动物的骨头加以比较。结果显示,一些单孔亚纲动物在白天表现活跃,一些属于夜行动物,另外一些则在黄昏时分出来活动。有意思的是,包括异齿龙在内的最古老单孔亚纲动物的眼睛大小可以表明这些动物有可能在夜间出来活动。

相关发现有助研究人员了解这些哺乳动物祖先的生物学性状。施米茨说:“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又是如何分配资源的?通过这一块块的‘小拼图’,我们可以开始构建出它们在2.5亿年前的生活景象。”

© 2022 智人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皖ICP备20002814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文章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 奇异湖 https://www.qiyih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皖ICP备20002814号 皖ICP备200028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128119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