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昌早白垩世湖相地层九佛堂组反鸟类两个新属种:马氏副渤海鸟和库氏长爪鸟

时间:2023-02-10 点击: 作者:星月神话

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 martini)正型标本(王敏供图)

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 martini)正型标本(王敏供图)

库氏长爪鸟(Longusunguis kurochkini) 正型标本(王敏供图)

库氏长爪鸟(Longusunguis kurochkini) 正型标本(王敏供图)

(智人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反鸟(Enantiornithes)是一支已经灭绝的原始鸟类,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初鸟类。据初步统计,仅我国东北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已命名了近27个种,然而有关种类之间的对比研究非常少见,高阶分类单元之间的关系仍旧不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博士等记述了辽宁建昌早白垩世湖相地层九佛堂组反鸟类的两个新属种: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 martini)和库氏长爪鸟(Longusunguis kurochkini),并依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建立了一个新科——渤海鸟科。近期《古脊椎动物学报》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两个新属种与此前报道的渤海鸟(Bohaiornis)、神七鸟(Shenqiornis)、齿槽鸟(Sulcavis)和周鸟(Zhouornis)具有一些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吻端粗壮、牙齿粗大并近似锥形、叉骨上升支的末端明显膨大、胸骨的后外侧突向外侧强烈偏转、跗蹠骨粗短、第三脚趾具有很长的爪子。

研究人员利用包含有大量中生代鸟类和形态特征的矩阵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两个新属种与上述的这些反鸟构成了一个单系类群,并基于此建立了一个新科——渤海鸟科。

渤海鸟科包括6个属,代表了目前已知的反鸟类中多样性最丰富的一个类群,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对于反鸟类高阶分类单元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渤海鸟科强壮的吻端和脚爪表明其占据了不同于其他早白垩世反鸟的生态位。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

© 2022 智人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络和网友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皖ICP备20002814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文章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 奇异湖 https://www.qiyih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皖ICP备20002814号 皖ICP备200028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312811902@qq.com